我校石湖智库举办2022“智汇苏州”第7期学术沙龙

发布者:朱剑刚发布时间:2022-11-21浏览次数:20

我校石湖智库举办2022“智汇苏州”第7期学术沙龙


1119日下午,由我校石湖智库与苏州市养老产业联合会、苏州市康养产业学院共同举办的2022“智汇苏州”第7期学术沙龙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与发展”专题研讨活动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交易会”期间顺利举行。苏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王明国、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孙学文、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罗林、苏州市养老产业联合会会长徐冈、苏州石湖智库秘书长朱剑刚、苏州市康养产业学院院长吴隽以及来自联合会会员单位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孙学文在致辞中指出,养老服务人才肩负着守护最美“夕阳红”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活动聚焦当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难点和痛点,面向未来探索新时代养老服务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之道,竭力解决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与人才的供需矛盾,努力为苏州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学术研讨环节,省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及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苏州市康养产业学院名誉院长郑利江重点探讨了建设养老人才的多元服务机制,指出要重视养老人才的扶持政策、培养培训、就业交流、组织服务、生活服务、市场环境等,更好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高龄社会创研所所长赵宛秋分享了日本养老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与创新之举,指出企业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时,需要注意区分管理人才和一线人才的培训方法。在后疫情时代,需要善用线上工具来提升培训效率。深圳健康养老学院院长倪赤丹以“创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深圳实践”系统分析了深圳在中央赋予“老有颐养”先行示范的政策要求下,确立了以人才为突破口的重要发展路径。他指出,破解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苏州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李惠玲院长探讨了应对养老产业队伍人才短缺的策略研究。她指出,建立一支专业的长期照护人员队伍对于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打造专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吸纳志愿者补充长期照护力量、多元化照护银行推动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苏州石湖智库研究员孙丹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发展启示,提出了定制养老人才发展规划、拓展养老人才供给、建立人才培训体系、营造养老人才成长环境等若干加快苏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举措。

活动现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苏州共识”正式发布。共识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贯彻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二是打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和“高速路”;三是建立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激励、流动制度;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五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解决养老人才待遇问题。

此次,我校石湖智库邀请专家学者从“优结构、扩规模、精技艺、拓通道、增收入、提地位、强保障、聚合力”等八个方面进一步为苏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言献策。未来,智库也将进一步聚焦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聚力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着力实现提质增效,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讯员:王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