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加强对苏州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与创新利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姑苏故事,我校石湖智库与保护区、姑苏区深入对接、研讨交流,携手成立“苏州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并开展“姑苏·大家说”苏州历史文化系列讲座。根据年度计划,3月12日“姑苏•大家说”苏州历史文化讲座第二期学习会举行。我校石湖智库副秘书长,大运河研究院苏州分院副院长陈璇教授受邀参会作了题为《三吴之水皆为园:大运河与苏州园林》的精彩授课。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此次学习会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举行。保护区、姑苏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区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区政协各专委部分领导,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委巡察组各组长在主会场参加学习会。
陈璇教授现为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主持江苏文脉工程《江苏民歌史》撰写工作,主要著述有《苏州运河十景》等,擅长明清古典文学、江南文化与文学研究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研究。
现场,陈璇教授从追溯吴文化的诞生和发展讲起,阐述了苏州 “百园之城”的概念演绎和理念传承,梳理了苏州大运河水系脉络的前世今生,介绍了苏州园林发展与苏州城水系尤其是大运河的关系,带着与会干部一起感受了苏州园林和苏州大运河“世界文化双遗产”的魅力,并对下一步保护区、姑苏区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陈璇教授的授课对保护区、姑苏区如何进一步利用千年造园历史、百座典雅园林,生动讲好属于百园之城特有的大运河故事、姑苏故事,做大做强文旅融合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首批“姑苏·大家说”苏州历史文化系列讲座课程共分二十讲,初步计划循序开展,讲座涵盖江南文化、园林文化、运河文化、城墙及水系文化、街巷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丰富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及我校多位在各自行业领域具有资深造诣的专家教授作为授课讲师参与教学。石湖智库也搭建了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改进授课方式,提高课程质量。
此次大讲堂的设立,是石湖智库依托“苏州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建设深化同姑苏区、保护区的全方位合作,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未来,智库将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建言献策、服务地方的智库力量,助力保护区、姑苏区贯彻市委关于“以更高视野、更大格局重塑江南文化”以及“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精彩苏州段’”的部署要求,为推动苏州文化更多更好地“走出去”,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姑苏段建设工作取得明显突破、收获显著成效献计献策。
供稿:苏州石湖智库
通讯员:李超逸